由農業農村部主辦,全國農業展覽館、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天津市津南區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農交會)今日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開幕。為期三天的農交會期間,各地方展團都帶來了什麼“看家寶貝”?哪個展區最適合拍照打卡?都有哪些互動體驗?昨日,記者走進展館,提前感受這場國家級農業盛會的熱烈氛圍,一窺展會的精彩亮點。
昨天下午4時,展館內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最後的展陳准備,技術人員忙著調試電子設備,雖然部分展品還沒到位,但整個展覽已經初顯規模。
“今年我們主要帶來了兩款明星產品,分別是經典口味的‘衛青蘿卜’和富含花青素的‘甜心蘿卜’。”在西青區展臺前,天津市小沙窩村谷力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郝立紅正忙著清點備展的農產品。在她旁邊,兩臺科技設備——機器人采摘手和蘿卜檢測儀格外吸睛。“這臺檢測儀可以為蘿卜進行現場‘體檢’,測出是否存在黑心或糠心,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科技設備來展示現代農業的新風貌。”郝立紅說。
除了初級農產品,展位還陳列著豐富的文創衍生品。郝立紅拿起一個印有“出類拔萃”蘿卜主題年畫的布袋介紹:“這是我們與楊柳青年畫合作的聯名款文創產品,既實用又充滿吉祥寓意。現場觀眾還可通過小程序一鍵下單,將地標美味直送到家。”
在京津冀協同展館,一幅幅圖片生動展現了“三農”好政策帶來的巨大變化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累累碩果。
漫步其間,陣陣稻香撲面而來——一株株真實生長的小站稻在復刻的民園廣場場景中搖曳生姿。“我們直接把津原89、小站香1號等品種栽種在展區,讓市民感受豐收在望的喜悅。”京津冀協同展館籌備搭建組負責人張連強介紹,天津展區佔地面積為4350平方米,除了我市10個涉農區進行集中展示之外,還特別設置了“津味廚房”,耳朵眼炸糕、桂發祥麻花等老字號已准備就緒,只待開展後飄香迎客。
“我們還精心策劃了智能溫室展區,將真實的苗床‘搬’到現場,由天津智能農業研究院研發的采摘機器人進行農業生產模擬作業,歡迎小朋友前來打卡,培養更多新一代的‘小農人’。”張連強表示,此次聯合京冀打造的展館不僅呈現地域特色,更通過農事體驗等環節,讓市民一路“聞稻香、品美食、玩科技”,全方位感受現代農業農村的蓬勃脈動。
寧夏的枸杞、遼寧的大米、雲南的普洱茶……展館內,來自五湖四海的名優農產品琳琅滿目,仿佛一幅生動的中國農業地圖。
作為連續參展多屆的農交會“老朋友”,廣東省農墾集團此次攜菠蘿、乳品、南藥等多種產品再次亮相。集團市場拓展部經理李健傑介紹,本屆農交會將通過現場直播、促銷活動等多元化形式,為京津冀地區消費者帶來獨具南方特色的優質農產品,進一步提昇品牌在北方市場的曝光度、美譽度與知名度。
據悉,本屆農交會展覽面積約10萬平方米,參展產品超過20000種,參展商超過3000家;設置精品品牌、綠色有機地標、智慧農業、農業科技、幫扶產業等12個專業展區;展會期間還將舉辦強農論壇、品牌之夜等數十場特色活動。今起三天,這裡將成為全國農業精品薈萃的舞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窗口,一場展示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成果的盛宴即將在津門精彩上演。(記者 李楊)